欢迎访问山东丹弗尔医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
全国咨询热线

0533-2280020

山东丹弗尔医用科技有限公司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行业动态

医用制氧机的基本定义和工作原理是什么?

发布日期:2025-05-08浏览次数:326

医用制氧机的基本定义

医用制氧机(Medical Oxygen Concentrator)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并富集氧气的医疗设备,用于向患者提供符合医疗标准的氧气(氧浓度≥90%)。其核心功能是为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术后康复等患者提供持续、稳定的高浓度氧气,辅助治疗缺氧症状,改善机体氧合水平。


医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

当前主流医用制氧机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(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, PSA)技术,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五个关键步骤,结合流程图及类比说明:


1. 空气压缩:为分离过程提供动力

流程:环境空气经空气过滤器去除灰尘、颗粒物后,被压缩机压缩至0.3-0.6MPa。

类比:如同将空气“挤”入分子筛的“筛网”中,压力是推动氧气分离的“动力源”。

关键点:压缩过程需控制温度(≤60℃),避免分子筛因高温失效。

2. 分子筛吸附:氮氧分离的核心

原理:压缩空气进入填充沸石分子筛的吸附塔,氮气被分子筛表面微孔选择性吸附,氧气因分子直径较小(0.296nm vs 氮气0.364nm)通过筛网。

类比:分子筛如同“磁铁”,优先吸附氮气“杂质”,留下纯净的氧气“精华”。

关键点:分子筛吸附容量与温度、压力相关,需定期再生以维持性能。

3. 双塔交替运行:实现连续供氧

流程:

吸附阶段:A塔吸附氮气,产出氧气;B塔降压解吸氮气,恢复吸附能力。

切换阶段:通过电磁阀控制,两塔每8-10秒切换一次工作状态,实现连续供氧。

类比:如同“接力赛跑”,A塔与B塔交替工作,确保氧气输出不间断。

关键点:切换时间需精确控制,避免氧气浓度波动。

4. 氧气纯化:保障医疗级氧浓度

流程:分离出的氧气经氧气缓冲罐稳压后,进入氧气分析仪实时监测浓度,若浓度≥90%,则通过湿化瓶(加湿氧气)供患者吸入;若浓度不足,设备自动报警并停机。

类比:氧气需通过“质检关卡”,只有达标者才能“上岗”服务患者。

关键点:湿化瓶水温控制在30-35℃,避免冷凝水倒灌。

5. 氮气解吸与排放:分子筛再生循环

流程:吸附饱和的分子筛通过降压(至接近大气压)排出氮气,部分机型采用真空泵辅助解吸,加速再生过程。

类比:分子筛“吃饱”氮气后,需“吐出”氮气并“清空肚子”,为下一轮吸附做准备。

关键点:解吸效率影响分子筛寿命,需定期更换(通常3-5年)。

应用场景与优势

临床治疗:用于COPD、肺心病、心衰等缺氧性疾病的长期家庭氧疗(LTOT)。

急救转运:便携式制氧机(1-3L/min)适用于救护车、高原地区紧急供氧。

优势对比:

对比液氧罐:无需定期灌装,无高压爆炸风险,维护成本降低60%。

对比化学制氧:可持续供氧,氧气纯度高,无化学残留污染。

维护与安全注意事项

定期保养:每3个月清洗空气过滤器,每6个月更换分子筛滤芯。

环境要求:远离火源、油污,避免在潮湿(湿度>80%)或高温(>40℃)环境使用。

安全监测:每日检查氧气浓度报警功能,确保设备在浓度<82%时自动停机。

总结

医用制氧机通过PSA技术实现空气到医用氧气的转化,其核心在于分子筛对氮氧分子的选择性吸附与双塔交替再生机制。该技术成熟度高、运行稳定,已成为家庭氧疗和基层医疗的首选方案。随着技术迭代,未来将向更小型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,为慢性呼吸疾病管理提供更便捷的解决方案。


Copyright © 2023-2024 山东丹弗尔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技术支持:北斗策划 XML

(鲁)-非经营性-2021-0362    备案号:鲁ICP备2021028209号-1

山东丹弗尔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
0533-2280020